蒙古族的敖包是用石头、木头或者土堆成的。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 ,意为木、石、土堆。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族文化丰富多样,体现出草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与文化特色:
1、蒙古族的游牧传统;
2、蒙古族的家庭制度:父系家庭;
3、蒙古族的法律文化:有关蒙古法典,蒙古国和元时着名的有《大札撒》、《通制条格》、《元典章》,明清时有《阿勒汗法典》、《白桦法典》、《蒙古·卫拉特法典》、《喀尔喀诸法典》、《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等;
4、蒙古族文学: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神话传说、英雄史诗和歌谣祝赞等;
5、蒙古族的语言文字:蒙古族有其独立的语言文字系统;
6、蒙古宗教信仰:萨满教、景教、藏传佛教;
7、蒙古族人的传统礼节:献哈达、祭敖包、祭成吉思汗陵
8、蒙古族的酒文化。
蒙古族的那达慕的节日习俗有多种,下面介绍一些其节日习俗:
赛马,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先达终点为胜;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射箭,蒙古族射箭比赛分静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
蒙古族文化中的民族体育运动一向都是备受瞩目的,其中英姿飒爽的赛马更是引人注目。蒙古族的赛马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马背上的奔驰也是他们所擅长的。赛马的过程十分惊心动魄,想要突出重围赢得比赛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接下来就让小编我来介绍下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赛马吧。
1、赛马简介
蒙古马和阿拉伯马曾是世界两大名马,蒙古马就是蒙古族长期精心培育的优良马种。蒙古族爱马,赛马也是男女老幼最喜爱的活动。每当春末夏初,给马打鬃、去势、印号,许多青年人来帮忙,除干活外,赛马成了习惯。就是几人在一起放牧或路上相逢也要跑几千米比比谁的骑术高,看看谁的马儿快。每当草原举行那达慕大会,近者方圆五十公里。远者上百公里以外的牧民,纷纷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披红扎彩的长距离赛马。蒙古族赛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旧称赛马、射箭、摔跤为男子三项竞技。蒙古赛马比赛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届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
2、赛马要求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3、规则介绍
比赛一般以红旗或口哨为令。比赛开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鞭策马,竞相追赶,观者欢呼鼓掌跺脚助威,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赛马结束时,一般要举行授奖仪式,获奖的马匹和骑手要并排列队于礼台前,先由专人在台上唱颂赞马词,接着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撒奶酒或鲜牛奶等。
您也可能喜欢:
内部多样化的回族语言
苗族文化:历史悠久的苗族挑纱
丰富的的文化遗产:苗族舞蹈
内容丰富的苗族诗歌文化
上一篇:qq自动回复内容关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