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站站搜索
  • 车站搜索
  • 车次搜索

镇江金山寺

更新时间:2024-04-28

镇江金山寺
别名
金山寺
门票参考
50元/人
开放时间
08:00~16:00
适宜季节
四季皆宜
旅游景区级别
5A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

基本介绍

镇江金山寺又名金山江天禅寺,建于东晋,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帝御题"江天寺"名并赐“江天寺”匾,但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金山寺历史上曾七度毁建,却声誉曰隆,代有高僧。

金山江天禅寺拥有1700年历史,有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白蛇传》其中片段也源于此。金山江天禅寺是佛教禅宗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著名的千年古刹。"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金山腿高旻香"。金山江天禅寺还是水陆法会的祖庭道场,南朝梁武帝于天监四年(公元505)在金山举行的第一场水陆法会。

金山高仅四十四米,来到山前,却觉得高耸孤兀,骤生崇高庄严之感,因为金山峰顶慈寿塔的缘故。寺塔与金山合为一体,造成视错觉,将塔的高度也计在山的高度内了。山上寺院殿宇鳞次栉比,楼塔争辉,远看山是一座寺,近看寺即一座山,形成了“金山寺裹山”的持点,充分体现了古代杰出的建筑艺术。

建筑格局

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造,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妙高台、楞伽台及金山的标志-慈寿塔等景观。慈寿塔下的“周鼎、金山图、铜鼓、玉带”合为“四宝”,被称为金山寺镇山之宝。

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从山麓到山顶,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奇特风格。北京万寿山的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天宇咸畅”的金山亭、扬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汲取了金山寺的建筑特色。

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凯,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

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联,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布局。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连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倒立山巅。从山脚到山顶,只见有房屋,不见有山,金山由此获得了“寺里山”的称号。

景点景观

慈寿塔

慈寿塔高约36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为金山标志。最早的慈寿塔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为两座,南北对立,后倒塌。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隆庆三年(1569年),明了禅师重修;如今的慈寿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的。离塔不远有一凉亭,因宜于赏云望江,称为“留云亭”、“吞海亭”;亭内立一石碑,上刻有康熙御书的“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又名“江天一览亭”

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近年来为了开发风景名胜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于1992年将这座历史名楼遗址重建。总体建筑由芙蓉楼、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组成,它们之间由曲折回廓相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芙蓉楼系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筑,高19米,分上下两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二楼中央,高悬着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芙蓉楼”三个大字,为名楼增辉添彩。在芙蓉楼的两侧,有两座仿古建筑,与芙蓉楼形成犄角之势,东北面为“冰心榭”,是展示中泠泉的水质和演示茶艺的场所;东南面是“掬月亭”,是观看湖中的三座石塔和明月倒映水中相映成趣的佳地。若逢晴朗天气,皓月当家,清风徐来,湖波微皱,风景更美。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于山脚,曾于1948年毁于火灾,1990年重建后的大雄宝殿既保持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大殿更加坚固庄严。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装有两面巨大的圆形凸面镜,可摄金山全景。殿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塑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大佛背后是巨大的海岛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萨、护法诸天隐现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两侧侍立善财、龙女。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

天王殿

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清代古建筑,明正统年间建,清同治八年重建,正面墙上刻有赵朴初题写的“东晋古刹”四个大字。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文革”中四大天王像被全部砸毁,后来修复。

四大名洞

藏于山上的各处洞穴,每一个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除法海洞外,还有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共称金山“四大名洞”;仙人洞传说是吕洞宾窥视江面处;白龙洞与《白蛇传》的故事有关。

古法海洞

古法海洞又名法海洞、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来到金山时住的地方。现洞中塑有法海塑像一尊,洞口横额“古法海洞”。古法海洞,位于金山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法海和尚裴头陀苦修之处。据说法海是唐朝宰相裴休之子,裴休笃信佛教,便送子出家,取名法海。

法海在此苦修,并开山种田、艰苦振寺,为创建金山寺历经了千辛万苦。法海是开山祖师,为了创建金山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正如宋朝张商英诗云:“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寺僧将这首诗做成楹联,悬挂在洞门两边,以表寸心。同时在洞中塑有法海像一尊,以示纪念。

白龙洞

白龙洞在金山西北山脚下玉带桥旁。相传唐朝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到金山,在这洞里打坐参禅,白蟒就避走了,毒气也没有了。白龙就是指这条白蟒。洞内塑有白娘娘、小青两座白石像,各高一米许。

朝阳洞

朝阳洞又名日照岩、观音洞。在金山东北山腰间,洞上是一片悬崖,上有“日照岩”三个字。当金山还在江心的时候,每当旭日东升,从朝阳洞向南一带石壁上,金碧辉煌,水天皆赤,可称奇景。至今留在岩上的“朝阳洞”三个石刻大字,是明代滕谧所书。

古仙人洞

古仙人洞位于金北侧金鳌岭下,深六点六米,依山洞筑有半亭一座。这里道教遗存。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这里面而窥视江面,故名“仙人洞”。

中泠泉

金山寺西500米处有中泠泉,历代文人雅士对中泠泉颇为向往,所留名诗佳作甚多。“中泠泉”又名“天下第一泉”,原在扬子江心,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泉眼。中泠泉水宛如一条戏水白龙,自池底汹涌而出。“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泉水甘冽醇厚,特宜煎茶。用中泠泉沏茶,清香甘冽。相传有“盈杯之溢”之说,贮泉水于杯中,水虽高出杯口二三分都不溢,水面放上一枚硬币,不见沉底。

文宗阁

文宗阁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建成后收藏了《四库全书》,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入镇江,将文宗阁及其所贮的《四库全书》一同烧毁。

历史文物

金山四宝在慈寿塔下的屋内陈列着金山寺的一批珍贵历史文物,其中苏东坡的玉带、周鼎、金山图、铜鼓为金山四宝。

玉带

苏东坡的玉带存在金山已有九百多年了,这件珍品被人称为国宝。玉带环宽约二寸、长约二尺,带上缀着二十四块米色白玉,有长方形、圆形、心形。清初被火焚毁四块,乾隆皇帝金山时,命玉工补齐,上面刻有乾隆的诗句,但是后补的四块玉色和原有的玉色不同。

周鼎

周鼎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铜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当时周宣王北伐成功后,铸造铜鼎酬劳北伐统帅遂启祺的,所以此鼎又称遂启祺鼎。

金山图

金山图是中国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茫茫,微波荡漾,金山如浮玉飘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栋栋画檐朱宇,展现了当时金山和金山寺屹立扬子江心秀美雄姿。

铜鼓

铜鼓是一种鼓状铜器,高八寸分,径一尺五寸,重二十三斤八两。传说是诸葛亮发明的,行军时可做煮饭的炊具,战斗时可作战鼓敲打,所以又叫诸葛鼓。

历史沿革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即公元323年~325年间。

宋代元丰七八年间(1084年~1085年),明僧佛印住持期间,有海贾到寺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

南朝、唐朝时,寺名均叫金山寺。

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

宋徽宗时(1101年~1125年),因崇尚道教,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

宋钦宗、徽宗被金兵俘虏后,又复名龙游寺。

元代起,又称金山寺。

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

1948年发生大火,烧毁大雄宝殿、藏经楼和方丈室等二百余间房间。

“文革”时亦有所损坏,已修复。

1983年,金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08:00-16:00

门票价格

门票:50元/人

登金山寺宝塔需另购小门票

登金山寺到一半,若还想上,需另付8元。

交通指南

(1)市内途经公交线路:2路、8路、17路、29路、34路、35路、40路、102路、104路、115路、130路、133路。

(2)由镇江站、汽车客运中心至金山公园:在火车站北广场乘坐公交2路车即可到达金山景区,此公交车横穿镇江市区,全程大约1小时左右,沿途可感受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魅力。如果想更快到达景区,可选择40路,大约10分钟即可到达金山公园。

(3)扬州的游客可以直接在扬州市区搭乘镇扬城际公交在金山风景区下车即可。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17003705号-26 huoche7.com 火车网 网站地图